一個雞娃媽媽的血淚史:不會浪費生命的孩子,永遠學不會成功
允許孩子讀一些無用的書,做一些無用的娃媽事,花一些無用的媽的命時間,感受人生的血淚不同滋味。 這亦是浪孩永偉大的父母。 作者 | 六六媽 我的費生兒子小宇,今年上高一了。遠學 從小學到初一,成功他成績都特別好,個雞基本就沒出過全班前五。娃媽 當然,媽的命這也歸功于這么多年我雞娃的血淚努力,從上小學開始,浪孩永每天小宇放學我都要盯著他學習,費生幾乎沒什么課外娛樂。遠學 初二那年,有一段時間他成績下降特別厲害。 我心里很是著急,思來想去之下,我給他請了一個家教,二、四、六各一次,還把他每周一次的踢足球時間給擠掉了。 為此,兒子跟我激烈抗議,卻被我無情擋回去了。 你別說,補課果然有用,不到半年,小宇成績就有所回升。 中考的時候,我本以為小宇考上市重點沒問題,沒想到他卻以5分之差失之交臂...... 拿到成績的那一天,我特別生氣:“你怎么考的?從今天起你不準用手機了!免得老分心?!?/p> 從那以后,兒子開始變得急躁、情緒化,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,每天都渾渾噩噩的。 就在前一陣,他竟然跟我提出不想去上學,因為一上學就焦慮、頭疼...... 我心急如焚,實在不能理解一向優秀的兒子怎么變成了這樣。 帶著這種困惑,我開始嘗試尋找答案:看教育類書籍、上網搜索相關知識...... 我才醒悟,原來這些年,是我一直做錯了! 電影《陽光普照》中,父親老陳有2個兒子。 大兒子阿豪是典型“別人家的孩子”,他品學兼優,高大帥氣; 就是這樣一個如陽光般耀眼的少年,在某個極其普通的夜晚,整理好房間,收拾好衣物,從窗邊一躍而下,自殺了。 原來,完美的阿豪看似光鮮亮麗,卻背負了父母所有的期望,在外面跟人說只有一個兒子,回到家就跟阿豪說: “弟弟不成器,只能靠你了;你是我們全家人的希望……” 父親還把自己視為寶貝的筆記本送給他,上面赫然寫著“把握時間,掌握方向”。 但阿豪至死也沒在筆記本上寫過一個字,因為他的全部時間都貢獻給了學習,根本沒有空間留給自己。 自殺前,阿豪在發出的簡訊中寫道:“前幾天我們去了動物園,那天太陽很大,曬得所有動物都受不了。
我環顧四周,所有動物都可以找到陰影躲起來,包括你、我弟,甚至是司馬光都可以找到一個有陰影的角落。
可是我沒有,我沒有水缸,沒有暗處,只有陽光,二十四小時從不間斷,明亮溫暖,陽光普照?!?/strong>
弟弟阿文雖然到處惹是生非,但會為了心愛的人闖禍,會發怒、悲傷,迸射出生命的活力。
而完美無瑕的阿豪,雖然像太陽一樣永遠燦爛,卻如同行尸走肉,毫無生命力。
沒人關注他的喜怒哀樂,他活著的全部意義也只是努力學習,完成父母的期望。
所以,在他考醫學院失敗后,他的人生一下子就崩塌了,只能用死亡把自己封印在了最好的年華。
看完這個電影后,我不由得想起了兒子小宇。
這么多年,小宇也一直是在我的密不透風的管理下成長,學習幾乎占據了他的大部分生活。
回頭想想,他的愛好并不多,男孩子喜歡的電子游戲他也不怎么玩,唯一感興趣的就是和朋友一起踢足球,可就連這短暫的休閑時光都被我剝奪了。
我不由得羞愧不已。
每個人都想有自己的獨立意志,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,這是生命的根本動力。
如果父母無情地霸占孩子的意志,侵占孩子的獨立空間,那只會剝奪孩子人生的“陰影”,損害孩子的生命力。
還記得《北京第一代雞娃的血淚史》的作者王食欲嗎?
從小學一年級開始,她的人生就被學習和各種興趣班填滿。
她的周末特別忙碌,除了吃飯,其他時間都在上課,同時還要完成學校及9個沖刺班的全部作業。
初二那年,她喜歡上了寫作,還偷偷寫了十幾萬字。
被媽媽發現后,曾嚴令禁止,認為女兒應該先將精力放在學習上。
從那之后,王食欲的精神狀態不太好,還經常頭疼,對未來充滿絕望。
后來,哪怕是她以專業課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影,這么多年的“雞娃模式”依舊給她留下了很多陰影:
敏感多疑,獨處時經常會莫名落淚;
經常徹夜失眠,在英國留學時期甚至有一天想要跳海自殺,還好當天因為天氣原因才作罷;
她內心始終有根緊繃的弦,只要有一天沒有學習就會有負罪感,會苛責自己;
交過2個男友,不過都匆匆分手,每次約會都掐著表,唯恐浪費時間......
媽媽永愛對于自己不遺余力雞娃的行為,表示非常后悔:
如果再來一次,在女兒幫忙擇菜做飯時,教教她做飯的方法,而不是說,不要在這兒浪費時間。
如果再來一次,她想把童年的快樂還給孩子,帶她去游樂園、去旅行,讓她和朋友盡情玩游戲;
如果再來一次,她想無條件支持孩子感興趣的事,讓孩子去找尋自己的幸福......
后來,這位媽媽開始尋找幫助女兒自愈的方法,鼓勵女兒花費一下午去做動物形狀的蛋糕,把當初喜歡的寫作撿起來,像小時候一樣去寫日記……
沒過多久,女兒的狀態越來越松弛,還出版了自己的小說。
我想,我也找到如何治愈兒子的方法了。
每個孩子都應該有自己的時間裂縫,去做一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。
這不是浪費時間,而是孩子的生命在自由呼吸的時刻,是孩子的個性在自由發展的時刻,是人生的意義在逐漸顯現的時刻。
不會“浪費”生命的孩子,永遠學不會成功。
養育孩子,我們難免功利。
然而,在功利之下,藏著父母深層次的焦慮,孩子也深受影響,過早地失去了內驅力。
我想,一個幸福充實的童年,孩子應該被允許做這些“浪費生命”的事。
- 允許做無用的閑事
白巖松在廈大演講時說過這樣一件事:
世界杯奪冠之夜正逢周日,雖然第二天周一兒子還要上學,但他仍答應了孩子通宵看球的請求。
第88分鐘,兒子喜歡的球隊以1:2落后,兒子傷心地哭了;
隨后2:2扳平;
第93分鐘,比賽即將結束,千鈞一發之際球隊臨門一球,以3:2的比分反敗為勝,兒子也跟著熱淚盈眶。
白巖松說,自己只是干了一件很小,但天下父母都不敢干的事,那就是讓孩子花時間做點無用的事。
他擲地有聲地反問:“請問在中國的教科書中,還有哪一堂課,能夠比這次熬夜看球更好地詮釋‘絕不放棄’四個字嗎?”
其實,很多看似無用之事,卻是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佐料。
比如下幾盤象棋,釣幾尾小魚,觀察一下午螞蟻,看幾本閑書......既能收獲純粹的快樂,也能更好地認識世界。
一個松弛幸福的童年,孩子應該有一些時光去做自己喜歡的,不那么功利的事情。
- 允許擁有自己的愛好
看過這樣一句話:
“當你的人生有一個愛好,你永遠不會孤單,不會絕望,這真的很寶貴?!?/p>
這種愛好,不是父母強制報的興趣班,而是孩子發自內心的熱愛。
這份熱愛,將會是孩子釋放情緒的途徑,無聊時的寄托,前進時的力量。
紀錄片《小小少年》中,有一個叫殷然的男孩,特別喜歡研究昆蟲。
對于兒子這個小眾的愛好,殷然的父母并不覺得怪異,反而表示尊重,支持他在家里養了200多只昆蟲。
所以,我特意買了一個足球送給兒子表示歉意,還決定把曾經剝奪的兒子的足球時間還給他,讓他踢個夠。
我想,一個有愛好的孩子,他的生活必然是鮮活的、生動的,他的精神也必然是充實的、有意義的。
- 允許自由自在地玩耍
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張時間表:
高一的孩子,早上6點就要開始晨讀,晚上10點才結束,簡直分秒必爭!
孩子沒有喘息的時間,也沒有釋放的空間,不瘋才怪。
一個孩子的童年需要玩耍、運動,去激發出蓬勃的生命力。
來自成都的17歲女孩張恒一被牛津大學錄取,拿到了西南地區唯一的錄取offer。
談起成功的秘訣,她卻坦言:“其實我根本不是學霸,我只是非常愛玩愛探索?!?/p>
初入高中時的恒一成績并不拔尖,而且既要準備高考,又要申請出國留學,壓力特別大。
但她在拼搏之余,還參與了各種社團活動,演話劇、唱歌、彈吉他、打羽毛球等。
也正是這些課外活動,舒緩了她的壓力,也激發了她的自信心。
我決定以后每天晚上不再盯著兒子寫作業,只要他把作業寫完了,剩下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;
每周末都要組織一次全家出游,爬山、野營或者去游樂場等。
一個被允許自由玩耍的孩子,內心才會更強大,更抗壓,專注力也會更強。
吳曉波在給18歲女兒的信中寫道:
你要知道,生命從頭到尾都是一場浪費,你需要判斷的僅僅在于,這次浪費是否是“美好”的。
孩子想做的事,不管是否有用,只要它是美好的、快樂的、積極的,我們就應該允許它發生。
孩子會在一次次的“浪費”中獲得美好的人生體驗,進而找到生命的意義,并為之不斷努力。
所幸我沒有太晚領悟到這個道理,一切還有挽回的機會。
點個“贊吧 ”,希望我的經歷能夠帶給各位父母一些警示,給孩子努力與浪費兼備的美好人生。
也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熙熙攘攘的一生中,學會安頓自己,做自己的國王。
- 最近發表
- 隨機閱讀
-
- 曼晚預測曼聯對陣紐卡首發:奧納納、瓦拉內首發出戰
- 北控VS新疆巔峰對決!趙睿帶傷作戰,閔鹿蕾亮出殺招,CCTV5直播
- 走過十幾個省,切身感受到全國最有意思的地方,湖南當之無愧。
- 2024春夏五大流行趨勢,早穿早時髦
- 泰晤士:西布朗老板正通過貸款來維持球隊的運營
- 特倫特·亞歷山大
- 剛一會晤完,美國白宮正式宣布:美國決定繼續對臺軍售。
- 盒馬IPO暫緩,吳泳銘講話未提盒馬
- 歐冠:曼聯3
- 馬卡報:卡馬文加缺陣將給皇馬帶來很大影響,對后者是不小的打擊
- 會穿格紋褲,才是真時髦!
- APEC峰會第三天,耶倫終于弄懂中國意思,中美5年博弈迎來大結局
- 外網熱議:《GTA6》PC版會和主機版同步發售嗎?
- 蘋果為何叫?!皳u一搖”跳轉廣告?
- 馬卡報:卡馬文加缺陣將給皇馬帶來很大影響,對后者是不小的打擊
- 賈誠19+11 焦海龍14+10 布萊克尼28+8 山東逆轉同曦
- 晚清改革本末倒置,錯將雪恥放在第一位
- 會穿格紋褲,才是真時髦!
- TTS新傳論文帶讀:來了!關于個人隱私與技術倫理的重要論文!
- 英格蘭vs馬耳他首發:凱恩搭檔拉師傅,托莫里、加拉格爾先發
- 搜索
-
- 友情鏈接
-